社論:醜陋的力量

更新日期:2010/09/09 00:07 社論

國際花卉博覽會即將於11月登場,台北市政府以「整頓市容觀瞻」為名展開嚴打行動,指示警方驅逐艋舺地區的遊民和流動攤販,根據媒體報導,這是為了「避免遠從海外前來的嬌客受到驚擾」。

 

台北市花博以「美麗的力量」做為總體標語,宣稱要讓台北向全世界綻放,吸引世界走進台灣。然則,在向外開放的同時,我們看到的卻是對內緊縮的政策。遊民和流動攤販首當其衝,因為「不美麗」,遭到第一波掃除。然則,眾所周知,遊民和流動攤販的存在,不管是從經濟上、文化上或是社會學上而言,都早已是台北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早在花博之前就已經存在,而且是比起很多花花草草都還根深蒂固地存在。遊民用自己的方式品味動盪的自由,流動攤販為台灣的地下經濟默默做出貢獻,積沙成塔地養育很可能是未來國家棟樑的子女。

 

一方面擴大開放,一方面對內緊縮,這不禁讓我們想起歐洲羅曼人(Les Roms,即一般俗稱的吉普賽人)的命運。歐盟從最早的6國擴張到25國,包括納入東歐前共產集團國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,也讓這兩個國家的百姓取得歐洲公民的身分,得以自由旅行於歐盟各個國度,雖然居留權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原先就有許多傳統上居無定所的流浪民族,隨著歐盟的擴張,他們理所當然向歐洲其他國家移動。目前在法國內部就估計大約有1萬5千羅曼人紮營,流浪似乎就是他們的宿命,也是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。法國一般就稱他們為「旅人」(gens du voyage)。

 

不幸的是,法國境內由於相繼發生幾樁治安事件,總統沙柯吉內政部長歐特伏(Brice Hortefeux)為了安撫人心,也為了媒體效應,竟拿這些「旅人」開刀,於是羅曼人的紮營點被破壞,流浪者家庭紛紛被驅逐或強制遣返。法蘭西當局以國家暴力驅逐「旅人」,連法國公民也看不下去,近日來各大城市爆發盛大遊行示威,譴責公權力的粗暴,批判沙柯吉政府背叛法國大革命人權立國的精神。

 

相較於法國公民力量的反彈,台北市民的冷淡、無作為,更加令人不安。台北市的遊民其實與羅曼人有類似的命運,他們多半因為無住屋、無業、無身分而陷落於社會的底層,在市場經濟的法則中,成為被邊緣化的弱勢者,成為被歧視的對象。為了花博的「美麗」,遊民和流動攤販被驅逐,台北市民竟視之為理所當然?於今,台北市新生高架橋採購弊案持續發展,花博的各項花卉和工程採購,恐怕也將成為檢調深入查訪的對象,「美麗的力量」已經變色。然則,真正讓美麗的力量變為醜陋的,恐怕是市府對弱勢者的暴力,以及市民對弱勢者人權冷漠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fas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